第219章 嘉靖筹备皇家钱庄,海瑞的选择(第1页)
随着王直的一艘艘运银船抵达天津码头,无数银锭,甚至银冬瓜都被打造了出来。天津的炼银所每日出产的白银量是极其恐怖的,这些白银经过王直的人的初步熔炼,炼银所的银匠只需要进一步熔炼就可以了。自从去年的时候,周楚不断地从江南通过水路运送钱财前往天津码头,天津逐渐被嘉靖的人掌控,甚至到现在,整个天津,已经没了其他势力的官员,都是妥妥的帝党。天津作为京城旁边的水利枢纽,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外地的任何东西想要走水路到京城,都要经过天津。如今的天津码头和炼银所,那更是被锦衣卫盯的密不透风,任何人许进不许出,炼银所的那些个银匠,每个月的俸禄都很高,也都会给他们的妻儿老小,但短时间内想离开炼银所,那是不可能的。甚至整个炼银所的建立都是在极度保密之中进行的,目前知道炼银所存在的,只有周楚陆炳黄锦等人,包括驻守炼银所的这些锦衣卫。随着源源不断的白银炼制出来,嘉靖的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之前周楚给他制定的皇家钱庄的事,嘉靖觉得可以提上日程了。原本对开钱庄嘉靖还没有多少想法,毕竟在他看来,钱庄不过是为了方便那些商人行商罢了,收取一定的费用,但经过周楚的提点,嘉靖才清楚的意识到这其中有多么大的利润。嘉靖此时还记得当初周楚的话,周楚说倘若钱庄之中有别人存进来的一千万两白银,这一千万两白银完全可以以很低的利息拿出去放贷。而放出去的贷款给的也不是真金白银,只是钱庄的银票,这一千万两白银还在钱庄之中,于是这一千万两白银可以继续贷给第二家,第三家甚至第四家。不过最多也就能贷给五六家,这些人贷款肯定是要用钱的,大部分是用银票交易,但也不排除他们会通兑白银的可能。一批白银贷给太多家,风险太大,很容易崩溃,五六家刚刚好。五六家的利息加起来,是极为可观的,而且这纯属借鸡生蛋,钱是别人存进来的,别人存的越多,都放出去做贷款的话,利息也就越恐怖。甚至周楚还提出,那些存进皇家钱庄的钱的人,可以收他们任何手续费,甚至可以给极低的利息,如此一来,就可以把其他钱庄都挤倒。当时嘉靖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拍案叫绝。有时候嘉靖真想知道周衡器的脑子是用什么做的,为何这么厉害,很多事都懂,而且还不是一知半解的懂。想到就做,嘉靖开始让人在大明各地开始选定钱庄开设的地址,为开皇家钱庄做准备。同时天津炼银所炼出来的白银和银冬瓜,被不知不觉运往大明各地。银冬瓜是那些士绅和富商最喜欢的东西,他们一旦赚了钱,就会把白银融了铸成银冬瓜,埋在地下藏起来,这个习惯主要源于前元。元朝的时候,因为是包税制,收税的权利在汉人士绅手上,于是他们收的商业税很高,最夸张的时候甚至高达五成左右的商业税。那些富户为了避税逃税,纷纷将赚到的白银融成银冬瓜,埋在自家地下,如此一来,自然就查不到他们的财产了,商业税也就不用交了。实际上前元商业税虽然收的很高,却是和大明差不多,完全收不上来,即便大明的商业税只有三十税一。不过时过境迁,现在很多富户为了生意的运转,都会把埋藏的银冬瓜挖出来存进钱庄之中。那些江南商人和晋商开的钱庄,每个钱庄都有不少银冬瓜镇着,如此一来才有底气,不怕有人突然大量通兑。一旦有人大量通兑,钱庄兑不上来,那么钱庄的信用自然也就破产了,毕竟钱庄靠的就是信用,信用一旦破产,钱庄也就开不下去了。嘉靖很清楚,皇家钱庄一旦开起来,无论是江南的商人亦或是那些山西的商人都不会坐视皇家钱庄做大。一旦皇家钱庄做大,哪里还有他们生存的余地皇家钱庄一旦开张,势必会有无数富户前往各地的皇家钱庄通兑,为的就是让皇家钱庄信用破产。这也是嘉靖虽然对皇家钱庄很动心,却一直忍着没去开设的根本原因。虽然周楚抄家抄出了大量白银,但放在整个大明各地,却还是不够的,一旦被大量通兑,恐怕还真未必够用。比如一个富商在江南存了五百万两白银,转头去江西的一个皇家钱庄通兑这五百万两,甚至可能是任何一家皇家钱庄要求通兑。这就要求每一家皇家钱庄都要有足够多的白银储备,才能应付突如其来的通兑。另外一边,那些学子看完了周楚做的这两个实验,眼睛都直了,原本他们大多数人对格物学是毫无概念的,他们印象之中的格物学不过是一些数术罢了。也有人专门研究数术,但那毕竟是少数,数术研究了又能如何给人做账房还是当个丈量土地的胥吏无论是大明还是历朝历代,自科举以来,读书人读书的第一目标永远是科举,和科举相比,其他的都显得那么的不重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是这些读书人自我吹捧的一句话。但此时很多学子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格物学居然如此神奇能让羊飞上天,能让两个铜半球合在一起后十几匹马才勉强拉开。这其中似乎涉及到了天地之间的奥秘,蕴含了天地之间的至理。一时之间,无数学子都对格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这兴趣很快都被他们父母给打消了。学这个有什么用我告诉你,老子让你来是让你学圣人之学的,只有学了圣人之学,才能科举入仕,将来才能光耀门楣,这个什么格物学,能让你做大官吗一个中年男人此时也顾不得得罪周楚了,他看到了自己儿子那满脸兴奋的神情,顿时明白此时如果不打消他的这个想法的话,将来自己的儿子科举无望。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一个个学子在父母的劝说下,眼神之中对格物学充满兴奋地眼光又都黯淡了下去。对于这种现象,周楚并没有阻止,也没有说什么学格物学将来也可以入仕这种话。周楚很清楚,倘若学格物学是为了当官的话,那绝对是学不好的,一定是要对格物学充满了兴致,充满了探索之心,将来才能将格物学发扬光大。那些在父母的打击之下仍然能坚持选择格物学的,才是周楚想要的。大人,这格物之学才是经世之学,学生海瑞想学格物学。海瑞神情坚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