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房赢李漱大唐逍遥驸马爷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8章 殿前争论(第1页)

大唐国土广袤,日月昭昭。岭南道的厮杀进行之际,遥远的长安城,也在开展一场激烈的争论。讨论的对象。正是制造九成宫事件的突厥人。....聚众刺杀大唐皇帝?如此恶劣之行径,当然不能轻易算了!皇帝是发过诏令,对突厥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抚。可那是彰显圣君胸怀。所谓主辱臣死,主上被人刺杀,臣子怎能坐视不管?于是,群臣愤慨无比!强烈谴责突厥降将的反复无常。同时纷纷上书,多云突厥留河南不便,朝廷应立刻改变对突国策!实际上,这是继突厥内附之后,又一次关于如何处置其族人的大讨论……贞观四年。李靖开启灭国战。一代枭雄颉利可汗被擒,几十万突厥人内附。如何处置这么多降民,成为摆在贞观君臣面前的首要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唐王朝从未有过如此战绩。当时朝廷内部有三种意见。一是“同化派”。他们认为,应将突厥人安置在内地各州县,令其放弃牧业,改为务农,从而“化胡为汉”。二为“边境安置派”。以中书令温彦博为首,觉得突厥降人是诚心归降,若给予其优待,他们必会感恩戴德。因此应保全其部落组织,将其迁到黄河以南,作为保护中原的屏障。三是“胡汉隔离派”。这一派的人数较少,但有多位重量级人物,包括秘书监魏征,中书侍郎颜师古。他们指出,突厥人面兽心,只会在弱小时服从唐朝,一旦强大了,必然反叛,绝不会顾及恩德和道义!应将其遣送到黄河以北,回归故地。同时严格管理他们,分而治之……且各部之间划定边界,禁止相互吞并,谁不服就打谁!魏征行事刚猛霸道。温彦博当然不干,于是举例说明:“东汉光武帝,曾把南匈奴安置在北方边境之内。”“所以纵观整个东汉时期,南匈奴都是东汉北方屏障,从未反叛。”魏征也不服气,反驳说:“西晋,大批胡人进入北方内地居住。”“大臣郭钦、江统曾经谏言晋帝,应将他们驱逐到塞外,皇帝不听……结果仅仅十余年后,胡人叛军就攻陷了洛阳。”“从此五胡乱华!”……两边吵得不可开交。最终,李世民采用了温彦博的建议,保全突厥部落,迁到黄河以南。不仅如此。还大量赏赐财物、封官。朝廷五品以上官员,突厥人竟达到了一半!这就很变态了……大家削尖了脑袋往前冲,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而且体系内的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突厥人都占了去,我们呢?温彦博当时也傻眼了——我让您善待突厥,可没让您给这么多官啊?您这样做,群臣不得骂死我?说我是唐奸?凉州都督李大亮直性子,当即对皇帝上言:“《春秋》说:戎狄如豺狼,贪得无厌!”“中原百姓本就生活不易,您却拿着赋税去供养凶残的敌人,还授予大官。”“他们的人口越来越多,恐对华夏不利啊!”李世民却不听。依然坚定的执行怀柔政策。群臣没办法,天大地大,皇帝最大,于是憋了一肚子气。这口气一憋就是九年……大家以为,会永远的憋下去,可如今机会却来了——阿史那结社率反了!“我说我不签,你非让我签……”“现在好了,突厥暴露了狼子野心,你满意了?”两仪殿内。大臣们都怀着这样的心情,愤慨上书。名义上指责突厥人,实际谁都能听出来了,大家是在内涵皇帝……这种时候,当然少不了铁面魏征。当即黑着脸站出来,躬身说道:“陛下,事实证明,突厥人不可靠,让其成为我北方屏障,实为失策之举。”话音落下。身后一群人响应。“魏公言之有理!”“突厥人与汉人差异太大,想要同化难度太大。”“没错!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恐后悔无穷!”“应立刻将其赶回大漠,收回突厥王族的官位!”……一片争论中。长孙无忌脸色紧绷。....不久前,正是他建议安抚政策,以防止几十万内附的突厥人叛乱。如今群臣激烈反对。显然在间接指责他的错误。可他位列三公,身份尊贵,不可能亲自下场与群臣争论,于是淡淡的朝后看了一眼……立刻,有人收到了会意。“圣人,臣有话要说!”许敬宗大喝一声,站来出来。是的,他胡汉弎又回来了……没办法,谁让他好用呢?....九成宫事件后,李世民借机要看起居注,褚遂良不肯……皇帝当即一纸调令,让许敬宗回来任中书舍人。工作内容:撰写《武德实录》、《贞观实录》。你不是不让我看吗?我让人直接改!反正文人里面,总有那么一波没节操的,我说啥,许敬宗就写啥。“圣人,令不可改。”许敬宗拱手道:“东至幽州,西至灵州,突厥几十万族人遍布北境,若朝廷手段强硬,恐其生变。”顿了顿,特意强调:“关于这一点,赵国公早有定论。”此话一出。大臣们纷纷惊讶的看过来。武将群中,程咬金更是瞪大眼睛:“咦?这老小子不是长孙无忌闹僵了吗?”“呵呵,你不知道吧?”一旁,李道宗望着大殿,揣着手低声说:“许敬宗回到长安,立刻去了长孙府……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与长孙无忌冰释前嫌了。”“哦?”程妖精眯了眯眼睛:“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俩人是因为房小二吧?”“嘘,看破不说破。”“老子就要说,两个老银币!”两人正在嘀咕。前方的魏征有动作了,转身对许敬宗呵斥:“简直一派胡言!”“你也知道北境陈列几十万突厥人?”“若是他们再来一次太极宫事件呢?圣人若是出了岔子,你许敬宗担得起吗!”